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

[自我對話] A thousand times good night

今天在真善美戲院看了一千次晚安(A thousand times good night),劇情是描述一個戰地女攝影師在職業與家庭間的選擇,除了親情間的互動與轉折,本片更吸引我的是女主角成為戰地女攝影師的動機。
因為對世界的不公義感到憤怒,希望透過攝影,將那些被人們無視或忽略的角落真實的展現在世人面前,期盼喚醒世人的良知或爭取國際單位的支援。

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

[西亞篇] 德黑蘭的美伊夫婦

阿里(伊朗)與瑪利亞(美國)

  和Esmaili一家道別後,情緒與思緒複雜得難以平復,而開往德黑蘭的長途巴士卻是無情的在深夜的高速公路上疾駛著。

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

[西亞篇] 在大不里士的家人(下)

傳統伊朗早餐

  傳統的伊朗家庭和東西方文化很不一樣,鋪上大地毯的客廳是家人們互動的主要空間,不管是用餐、聊天或睡覺,都是在客廳裡進行,個人房間則是比較西化或新的住宅才有。
  享用完美味的傳統伊朗早餐後,Mahdi偷偷的問我:「Jean怎麼了?是不是我招待不周?感覺她似乎在生氣?」因為我們是Mahdi第一次接待的外國客人,因此他對我們的感受總是十分關切。

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

[西亞篇] 在大不里士的家人(上)

張燈結綵的先知生日

  從土東的凡城入境伊朗後,雖然身旁山水依舊,或許是刻版印象作祟,在心境上彷彿踏入了神祕的國度。經過幾次熱心的伊朗人幫忙,好不容易從邊境輾轉抵達了大不里士。

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

[西亞篇] 凡城不凡

凡湖旁的美景

  搭著共乘小巴前往了凡城城堡,但城堡建在山丘之上,估計以旅伴扭傷的腳應該無法順利攀上,且外國人的門票費用也挺不便宜,因此決定省下費用到附近的凡湖旁走走即可。
  一路上除了幾個當地小孩外,倒也不見什麼遊客。遠遠見到一輛廂型車,三個大叔似乎正在野餐,配上夕陽的色溫變化,按下快門捕捉下這恬淡又美好的景致。

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

[自我對話] 十年

十年之前,十年之後

十年之前,剛考上成大研究所時,曾有個開咖啡店的夢想,當時甚至很果斷的辦好了休學程序,結果爸媽破天荒的在當天下午殺到宿舍勸退。從小到大,爸媽對我的人生規劃從來就只給意見而不干涉,這是第一次,我做了自由意志(而非揣測長輩偏好)的選擇,然後被打了回票。永遠記得那時我爸說:「要不是我不夠會念書,豈會現在只當個藥師。你既然這麼聰明,為什麼不繼續念下去?」
的確,當年的我,除了學歷外什麼都沒有。

十年之後,毅然決然離開舒適圈,踏上旅程追尋人生的意義與價值。在旅程中,看到了世界的不公,看到了人生的可能性,但最多的,還是所謂的生活日常,人生就是這樣,這是此趟旅行最主要的心得。返台後,是人生另一個起點,卻發現相較於十年前,自己不再是一無所有,存簿上的數字,幾年的工作經驗,歷練與勇氣也非同日而語,這些像籌碼,卻也像負擔,因為經驗與直覺總會驅使走向安穩而熟悉的方向。

還需要些時間,假設人生只剩十年,又該如何下盤背水一戰又精彩的棋。

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

[自我對話] 與20歲的自己對話


搬出宿舍前一晚,
拾起了書架上已被掩了塵的日記,
那是大學時的生活紀錄,
其中,有不少篇是寫給十年後的自己,
也就是現在的我。